首页 > 冬虫夏草价格 > 2025 年 9 月冬虫夏草行情:价格微幅波动,优质货成硬通货

2025 年 9 月冬虫夏草行情:价格微幅波动,优质货成硬通货

作者:

西藏那曲虫草网

分类:冬虫夏草价格

发布时间:

2025-09-26

  9 月处于冬虫夏草采挖季结束后的库存消化期,市场从 “新草上市冲击” 逐步转向 “供需动态平衡”。据新华・玉树野生冬虫夏草价格指数显示,截至 9 月 5 日,综合指数报 793.89 点,较 8 月下旬微跌 1.05%,呈现 “整体稳中有调、规格分化明显” 的特征。以下从野生虫草、北虫草两大品类拆解行情,并解析背后逻辑与后市走向。​

  一、野生冬虫夏草:优质货抗跌,中小规格微降​

  作为市场核心品类,西藏那曲、青海玉树等产区的野生冬虫夏草 9 月行情呈现显著的 “规格分化” 态势,品质成为价格锚点:​

  (一)价格走势:大草稳中有升,中小草小幅回调​

  高端规格(800-1200 根 / 斤) 表现坚挺:800 根货均价维持 135500 元 / 斤,与 8 月持平;1200 根货均价上涨 2.56% 至 105125 元 / 斤。这类虫草因虫体饱满、子座短小,符合 “优质虫草形态标准”,且经过前期筛选后库存有限,成为礼品采购与高端消费的首选,价格抗跌性强。​

  中端规格(1500-1700 根 / 斤) 小幅回落:1700 根货均价下跌 3.76% 至 68333.3 元 / 斤,1600 根货下跌 0.86%。主要因 8 月新草集中上市后,中端货库存积压较多,持货商为加速周转适度让利出货。​

  低端规格(1800-2000 根 / 斤) 涨跌互现:1900 根货下跌 3.51%,但 2000 根货逆势上涨 0.93%,反映出低价刚需市场仍有支撑,部分中小经销商逢低补仓。​

  (二)核心影响因素:供需弱平衡主导行情​

  供给端:5-6 月采挖季结束后,新草已完成初加工与分级,9 月市场以库存消化为主。据产区反馈,2025 年核心产区受春季降水略少影响,优质大草产量同比减少约 8%,加剧了高端货的稀缺性。​

  需求端:9 月处于传统消费淡季,个人滋补需求平淡,但中秋礼品采购开始预热,部分企业提前锁定优质大草货源,支撑高端价格。同时,药房、电商平台为备战 “双 11” 进行库存补充,对中端货形成阶段性需求。​

  流通端:持货商心态分化,大型经销商因库存充足选择稳价观望,中小商户则急于回笼资金,对中低端货降价促销,导致行情出现规格分化。​

2025 年 9 月冬虫夏草行情:价格微幅波动,优质货成硬通货

  二、北虫草:价格低位稳定,产区差异显著​

  作为野生虫草的平价替代品,人工培育的北虫草 9 月行情保持稳定,价格集中在 20-35 元 / 斤区间,不同产区略有差异:​

  (一)主产区价格分布​

  福建、辽宁等主产区:古田县 26.20 元 / 斤、灯塔市 19.24 元 / 斤,因规模化种植成本较低,价格处于低位;​

  湖南、广东等消费区:浏阳市 35.00 元 / 斤、东莞市 35.00 元 / 斤,受运输成本与本地需求拉动,价格略高;​

  西南产区:四川金堂县 25.95 元 / 斤、云南官渡区 28.45 元 / 斤,依托就近消费市场,价格居中。​

  (二)行情逻辑:供需宽松难改低价格局​

  北虫草人工培育技术成熟,2025 年产量持续增加,市场供给充足,而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、低端滋补领域,缺乏增长动力,导致价格长期维持低位。9 月虽有部分食品企业采购原料,但对整体行情拉动有限。​

  三、后市预判:10 月或迎价格回升周期​

  综合供需与季节因素,9 月下旬至 10 月行情有望逐步升温:​

  需求提振:中秋、国庆双节临近,礼品采购需求将集中释放,优质大草作为高端礼品首选,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 3%-5%;​

  库存下降:经过 2 个月消化,中端货库存压力缓解,持货商让利意愿减弱,价格有望止跌回稳;​

  季节驱动:天气转冷后,个人滋补需求进入旺季,干虫草消费增加,将带动整体市场活跃度回升。​

  四、9 月选购建议:按需布局,锁定优质货​

  个人滋补:优先选择 1500-1800 根 / 斤的中端规格,当前价格处于阶段性低位,性价比突出;购买时需注意辨别品相,优先选择虫体饱满、无霉变的产品。​

  礼品采购:尽早锁定 800-1200 根 / 斤的优质大草,避免后期需求集中时价格上涨或缺货;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要求提供产地检测报告。​

  成本控制:若追求性价比,可选择北虫草替代,福建、辽宁产区的产品价格低廉,适合日常煲汤、泡水等基础食用场景。​

  总之,2025 年 9 月冬虫夏草行情呈现 “优质坚挺、普通回调” 的分化特征,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品质导向的市场逻辑。消费者与经销商可结合自身需求,把握当前库存消化期的选购窗口,同时关注双节前的行情变化。​

免责声明:该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

更多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