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那曲产地风光 > 那曲冬虫夏草采挖史:岁月沉淀中的高原传奇

那曲冬虫夏草采挖史:岁月沉淀中的高原传奇

作者:

西藏那曲虫草网

分类:那曲产地风光

发布时间:

2025-09-08

  在青藏高原的腹地,那曲这片平均海拔超 4500 米的土地,以其严酷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一种神奇的生物 —— 冬虫夏草。它不仅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,更是那曲地区一段绵延千年、与当地人民生活紧密交织的独特历史见证。​

  传说,在古老的年代,那曲地区的一位聪慧弟弟为躲避王位争夺中兄长的毒手,被上天化作一只虫子。兄长化身山鹰欲捕食,虫子机灵地钻入地下,并长出草尾隐匿于草原。山神被其遭遇打动,赋予虫体长生不老之药。从此,勇敢登上冰峰雪巅采挖虫草者,服之便可延年益寿。这一传说,为冬虫夏草披上了神秘的面纱,也在早期藏民心中种下了对它敬畏与向往的种子,成为采挖历史的朦胧开篇。​

  早期,冬虫夏草在那曲更多是作为一种神秘而稀有的自然产物存在。在公元 780 年,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,藏医传承中对其采摘有着严格规范,比如唐代吐蕃时期建立的 “九采九不采” 原则,其中就包括 “雷雨三日后不采” ,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和药材品质的深刻认知。那时,藏民对冬虫夏草的采挖,更多是遵循传统与经验,在特定时节怀着对自然的尊崇进山寻觅。​

那曲冬虫夏草采挖史:岁月沉淀中的高原传奇

  到了上世纪 60 年代,那曲地区的冬虫夏草地位发生了变化。当时,它有时仅是牧民果腹的食物。直到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,西藏自治区医药公司开始收购虫草,价格仅五六元一斤。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常利用课余时间采挖,补贴微薄的伙食费用。即便到了 90 年代初期,虫草价格也不过一二百元一斤,但已逐渐从单纯的食物或偶尔的 “副业”,转变为当地居民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,采挖规模也开始慢慢扩大。​

  进入 21 世纪,随着信息传播和市场需求的增长,那曲冬虫夏草声名远扬,价格飙升至 “好虫草一斤能卖到 10 多万元”。这使得采挖冬虫夏草成为那曲牧民主要的增收来源之一。每年 5 - 6 月,当高原积雪开始融化,便是一年一度的采挖季。据西藏那曲有关部门统计,采挖季上山人数最多时可达四五十万人次。全家总动员成为常态,学校也会放假,孩子们跟着父母学习采挖技巧,延续着家族与虫草的不解之缘。像扎西老人家中珍藏的爷爷 1953 年采药时用过的鹿皮手套,就见证了家族三代人对虫草的深厚情感。​

  然而,过度采挖曾一度威胁到冬虫夏草的资源可持续性与当地生态环境。为此,那曲市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。2025 年,《那曲市冬虫夏草保护管理条例》正式施行,明确了虫草采集方式、范围、期限等管理措施,为广大牧民审核发放 “虫草采集证”,规范采挖行为。驻点干部指导牧民 “采大留小、填平土坑”,当地警察每日巡查保障安全。同时,当地牧民也积极响应,以实际行动守护这片孕育虫草的土地,传承采挖技艺与文化,如扎西老人的儿子顿珠大学毕业后,将祖辈的采药经验整理成《那曲虫草采收规范》,推动采收规范化。​

  从古老传说中的神秘圣药,到如今受严格保护与科学采挖的珍贵资源,那曲冬虫夏草采挖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、不断调适的历史。它承载着那曲人民的生活变迁、文化传承,也见证着时代发展下,人们对自然馈赠的珍视与合理利用 。​

免责声明:该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

更多阅读